



双结:有活结(一拉就开)、死结,绳结长时间会松开。一般人用的就是这种结。
水手结:(其实是一个无法收紧的绳套)牢靠、拉紧不死扣,用于套脖子或者捆绑手腕时,不会发生意外。
梯形结:容易扎紧,被捆绑物的活动和挣扎不会造成绳结松开,俗称“羊蹄圈”,用于屠羊时捆绑四蹄。
绞索结:能自紧,也容易松开。
以上四种绳结基本上够用了。
还有平结(十字结)、双套结、死结、8字结、木工结等。
捆绑的开始之处,也就是上绑或者受绳的开始部位。
1)双拇指
最简单的捆绑就是从背后将两只手的拇指捆绑在一起,用一条细丝带、鞋带就可以实现捆绑。这种捆绑虽然简单,但是被捆绑者无法挣扎。
2)单手
先拴住一只手腕,然后绳子绕过脖子,从背后接着捆绑另一只手腕。
3)双手
日式捆绑多用这种方式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尽快消除被捆绑者的反抗。对于反抗者可以迫使其俯卧,骑在腰部,然后反折双臂就可以顺利完成。
4)双肘
这样可以限制双臂的活动,从背后捆绑被捆绑者,自然会双肩后张、挺胸。
5)搭后颈
绳子从搭在后脖子上开始捆绑。中国的“五花大绑”就是如此。搭在脖子上的绳子可以打一个小绳环,这样拢二臂反绑双手后,绳子容易穿过颈后的绳子。
6)勒前颈
对于强烈反抗的被捆绑者,令其就范的最有效办法,就是让其呼吸暂时受阻。可以用绳套先套住脖子,好后反绑双手。
7)捆胸
将双臂从胸部缠绕捆绑。这样也会使得被捆绑者失去反抗能力。
8)捆腰
先捆腰可以防止被捆绑者逃脱。
受绳者被捆绑后的姿态,主要取决于手的位置。
1)后低手
双手位于臀部和后腰之间,“五花大绑”如果不上提双手就是这个位置,“反剪”双手就是这样形式,这种位置可以长时间束缚。
2)后平手
双手位于后腰部,日式捆绑法大多数就在这个位置。
3)后高手
双手背后捆绑在一起并尽量上提,这种姿势受绳者比较痛苦,挣脱比较困难,长时间捆绑容易出现问题。也可以做成双手合十的姿势。
4)抱颈式
双手从前面举到脖子后面,然后捆绑在一起。这种姿势的好处是被绑者可以仰卧,长时间不会有问题。
5)背剑式
一只手从前面举到脖子后面,另一只手从后面反臂高举,然后用绳子拴在一起。
6)折手
每只手在前面手腕和肩部缠捆在一起。
7)垂手
每只手在身体侧面竖直与身体捆绑在一起,手的位置与“立正”动作时一样。肘部和固定在腰上,手腕与胯部固定。
8)抱膝
双手和膝盖固定在一起。
9)抱足
双手和双足从前面捆绑在一起。
10)四马攒蹄
双手和双足从后面反弓捆绑在一起。这种姿势难度比较大,需要受绳者身体韧性好才可以做到。
11)左右平伸
十字架或者竹竿上固定双手的时候,就会形成这样的姿势。
12)上高举
双手捆绑在一起从前面高高举起,然后固定在身后的柱子上或者吊起来。
13)后高吊
双手在身后捆绑在一起,直臂高吊。这种姿势比较危险。
除了双手的位置外,腿的姿势和腰部的姿势也可以构成不同的捆绑效果。
1)身体大致有以下几种:
直体
曲体
反弓体
扭转体
悬空
倒吊
2)腿部的姿势一般有
并腿
跪腿
叉腿
中式、日式、韩式、欧式各有各的特点,练习绳术者多多观摩创造就会练出一手好功夫
声明:本以上内容源于系统算法索引集成或网民分享提供,仅供您参考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和立场。SM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,属高危行为,法律风险较高,未成年和学生请勿模仿或参与,请务必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,违法行为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,做好足够的了解和准备,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身心健康。